第423章 人傻钱多大明朝_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菠萝小说网 >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 第423章 人傻钱多大明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23章 人傻钱多大明朝

  洪熙元年八月,朱高煦调走了大量的京军离开京师,京师四周各府都是人口大减,原本漕运的压力也同样减轻了不少,但到十月份,户部尚书夏原吉就找上门。

  “陛下在大校场要建所谓的军校,现在刚刚休生养息才大半年,又要动兵?真的没钱啦。”夏原吉来了就是诉苦的。

  皇帝即位后,一年不到,心思都在军事上面,民生和经济似乎还没开始,他当然心急。

  但朱高煦也急啊,因为事情太多,忙不过来,所以先选择了对外掠夺,用来滋补国内。

  后面的国内的经济,可以慢慢发展,打起仗来,经济也就运行的快了。

  “夏部堂别急,坐,坐,来人,上茶。”朱高煦哈哈一笑,让宦官上茶,又道:“朕正召兵部刘俊和礼部吕震两位尚书,正好等等。”

  夏原吉也不客气,一屁股坐在边上,生着闷气。

  不过他心里还是挺舒服的,皇帝平易近人,六部尚书如果有事私下启奏,可以在下朝后,直接来东暖阁找皇帝,皇帝下朝后,一般会在东暖阁待一个时辰处理公务。

  这是以前永乐和建文帝都没有做过的事,以前想单独见皇帝,都需要先上奏,再得到皇帝召见才行。

  “户部现在还有多少钱粮?”朱高煦问。

  “一百多万两银子,三百多万石,都不够打一仗的。”夏原吉道。

  这还是刚刚征收的今年夏粮税赋和少部分秋粮。

  朱高煦打下北平弄了不少钱,但给军士和将领们发赏钱发了不少,更别说每月还要双饷,朝廷开支极大。

  “夏部堂别担心,朕的大明,只会越来越有钱,越来越有粮。”

  夏原吉一脸不信之色。

  “过几天南方的船队应该过来了。”朱高煦道:“朕在福建开海,收船税,夏部堂猜猜看,今年从一月到现在十月,一共收了多少?这些钱,可都没有用,运到这里,正好给夏部堂。”

  “。。”夏原吉看看皇帝,小心翼翼伸出一个手指:“五十万两?”

  他已经往高处猜了。

  不料皇帝的脸马上黑了,你看不起我朱芝龙?

  这会海贸是比郑芝龙那时差了点,但朱高煦登基后,立马在山东登州,浙江宁波,江南太仓三地重启了市船舶司。

  这三个地方中,宁波和太仓都是原来明廷干过的,后来被关了,宁波到永乐中期又开启过,朱高煦重启后,又加了登州,当时他也是在天津和登州之间纠结了下,但天津港现在还小,没有扩建,最终选择了登州。

  这三地一开启,加上福建和广东,交趾他原先开启的,海贸来往,就立马繁荣起来。

  特别是东本和高丽在这边的交易比永乐时,起码强了十倍不止。

  朱高煦这时道:“不对,应该是去年一月到九月,这次运输过来的银钱,才算到九月份。”

  “朝廷共征收税银,五百二十万两(当然其中有五分之三是宝钞)。”

  但朱高煦现在都没时间货币改革,先要稳住国内经济和生产。

  “啊。”这下夏原吉是大惊失色。

  比起老郑还是差了点,朱高煦暗暗不爽道。

  据说老郑一年上千万的。

  不过现在和当时环境不一样,而且他也才刚刚起步。

  随着禁海令一开,将来必然有更多的商人,会把目光投向海贸。

  朱高煦已经下令新建船厂,民间可以向朝廷船厂购买大船,目前还没开始造,已经接到很多订单,这上面又能狠赚一笔。

  “这还是刚刚起步,朕已经和工部尚书商量过,再在苏州、温州、登州、天津,淮安,兴建五个大船厂,几年后,可以对外售卖。”

  “向民间售卖两千料以上大船。”

  “这样和夏部堂说吧,每卖一艘船至少能赚一千两。”

  “民间商船多了,跑海商的就多了,咱们收的税也就多了。”

  “另允许民间开办造千料以下的船,朕可以断定,十年之后,民间的跑海贸的船,最少比现在多十倍以上。”

  “夏部堂,你想想,到时能收多少税?”

  夏原吉听着,就感觉嘴角有什么在流淌,伸手一摸,原来是口水,顿时一脸不好意思。

  淮安的清江造船大,在永乐时已经在修建,因为朱高煦起兵,就停建了,朱高煦登基后立马重启。

  原历史到明年完成,这个清江造船厂当时共有三千多工匠,能年产船只五百艘。

  另外原本明年创建的临清造船厂,工部之前都准备好了,也是因为朱高煦起兵后暂停。

  临清造船厂在历史上主要造浅水船,用来糟运。

  朱高煦暂时没管,先要海贸为主,因为他从交趾那边抢了好多浅水船,可以暂用。

  他现在就是疯狂推广海贸,鼓励民间买船造船,然后疯狂收税。

  只要船多,自然税就多了。

  “陛下现在怎么收税的?”夏原吉这时有点不解:“按市船舶司那样,也收不了多少啊?”

  大明洪武和永乐时的市船舶司,简直是坑爹货,首先明朝的市船舶司的提督都是宦官为主,这是永乐大帝朱棣起的好头,从他办船厂,让郑和、王彦两个宦官主事就知道,他很重用宦官。

  镇守太监这个名词也是在这个时侯流行起来,全国各地市船舶司都以宦官为提督,并让原先的市舶提举司成为陪衬,毫无实权。

  宦官提督各船舶司后,开始可能会好点,时间一长就乱搞,各种腐败贪赃。

  明朝的市船舶司功能多样化,洪熙前主要有四个功能,一是辨明堪合真伪,二禁止沿海居民下海通番,三就是针对外来私人贸易的货物进行征税,其四就是保证货物的公平交易。

  现在洪熙朝第二条已经更改,变成鼓励全国居民下海通番,同时还负责预售二千料以上官造大船。

  这会仅福建一个船厂,明年来自民间的大船订单,已经排到明年十月份。

  第一条辨明堪合真伪是啥意思?

  明初时期,由于朝贡贸易的利润巨大,不少番商就假冒贡使前往大明,而藩属国也有从私人海贸中收获利润收入,因此不加制止反而频繁派遣使者前往大明,从官方私人两个渠道赚取了大量钱财。为了避免藩属国密集的派遣贡使前往大明骗钱和私人番商屡屡冒充贡使的情况发生,因此明太祖就在洪武十六年敕谕礼部,向各个前来朝贡的藩属国颁发堪合文簿,这便是“堪合”制度的由来。

  简单来说,因为古代中国向来以天朝上邦自居,所以外国人都知道大明人傻钱多,阿猫阿狗都可以假扮使者,或每年多派几次真使者,只要来了,就能骗到钱。

  像此时的高丽一年最少要派七八次使者过来,反正他们要向大明上贡战马等物,有时送来几十匹贡马,大明朝廷能回礼价值数千上万两白银的礼物,这就是血赚啊。

  外番都知道大明人傻钱多,还有各种假冒使者的,随便送点东西说是贡品,大明朝廷能回一堆好礼,又是血赚。

  所以市船舶司的第一个功能,就是辨明堪合真伪,要看清楚使者是真的假的。

  但这招也没用,外蕃看到你们要辨真伪,那索性都来真的,一年来朝贡七八次,你得给咱们回七八批礼品吧,还是血赚。

  朱高煦正说到这事,外面来报,兵部尚书刘俊和礼部尚书吕震来了。

  “让他们进来。”朱高煦是专门派人把吕震两人叫进来了。

  吕震两人下朝后都走出奉天殿,被宦官追回东暖阁。

  进来后,两人先拜见了皇帝,然后也被赐了坐,心里都爽的一比,朱棣在的时候,谁也没资格坐。

  建文帝在的时候,只有黄子澄和齐泰两人有资格坐。

  “吕部堂,咱们正说到市船舶司辨明堪合真伪这事,朕觉的这条要改,以后不用再颁发堪合文簿了。”

  吕震一听,马上道:“陛下,如果没有颁发堪合文簿,会有很多假冒使者-——”

  “不管真的假的。”朱高煦道:“以后来了都能做生意。”

  他已经不禁海,所以使者真假无所谓,来了都可以做生意。

  “但是。”朱高煦道:“以后朝廷不能亏钱,贡使送多少给朝廷,一定要先算清楚他们送的礼品价值,然后回礼以五——三-——两成就够,咱大明内战不止,百姓贫苦,没钱败家呀。”朱高煦一副悲天悯人的语气道。

  “。。”吕震一脸不敢置信的表情,皇帝这么抠?我大明天朝上邦的气象呢?

  夏原吉则是大喜,就该这么省。

  吕震肯定是不高兴的。

  因为礼部负责回礼,可以中饱私囊啊。

  假设礼部上报回礼一万两白银,你少给使者一千两,使者也不会介意的。

  洪武、永乐时就有礼部官员这么干,外番使者带着贡礼上门了,礼部官员拿到贡礼名单,叫来使者,然后便说,你们送这香料,我们不认识啊,能值几个钱

  使者当然心领神会,明明只值十两的香料,就说一千两,然后也会傍敲侧击的提醒礼部官员,你们回礼的时候,咱们也不用太多?双方都是心知杜明。

  这样礼部官员报到礼部,说某外番上贡礼品珍贵,价值上万两,皇帝知道后,肯定要批示,要彰现我大明天朝上邦的面子,给俺重重回礼,礼部看着办。

  礼部回报,准备回礼多少多少,实际使者会知趣的少拿,然后都到了礼部官员口袋。

  现在新任皇帝这么抠门,先要查明对方送礼价值,还要回礼以两成计,大明帝国抠成这副模样,这以后谁还派使者跟你玩?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ltxt.cc。菠萝小说网手机版:https://m.bltxt.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