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零章 倒反天罡!韩成孝死朱元璋。_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
菠萝小说网 > 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 > 第二三零章 倒反天罡!韩成孝死朱元璋。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二三零章 倒反天罡!韩成孝死朱元璋。

  “韩成,咋了?你咋不说话了?”

  朱元璋望着韩成询问。

  声音之中,多少有一些慌乱与着急。

  这可是很少在朱元璋身上,出现的情绪。

  但这个时候,朱元璋就是慌了。

  标儿出声询问韩成见深那孩子,有没有做出什么错事,韩成说有。

  再然后,韩成就是这样一幅反应。

  这事情谁遇到了不慌?

  毕竟朱祁镇之后,自己大明终于是出现了一个,能说的过去的存在,为自己大明的中兴之主。

  朱元璋是真的不想在他的身上,看到太多的污点。

  但现在,从韩成的反应来看,只怕……自己最为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朱见深这个大明的中兴之主,在很多事情上,只怕也犯下了不少错误!

  一念及此,朱元璋顿时觉得,整个人都不好了!

  边上的朱标,也坐不住了。

  要知道,一直以来,韩成在说未来的事情时,很少出现这种情况。

  一旦出现这种反常的表现,那自然是出大事了!

  比如,说自己在十年之后去世。

  比如说老四才是永乐大帝。

  比如说关于朱祁镇的事。

  韩成都是吞吞吐吐。

  现在,说起朱见深犯下的错误时,韩成又一次出现了一反常态的表现。

  这让朱标也慌了。

  大明后代的皇帝们,一个个都这样奇葩的吗?

  好不容易出现了朱见深这样一个,令人感到耳目一新的人,结果现在,却同样是一个有大问题的?!

  被恋人系统上突然爆出的消息,给弄的满心震动,并在为历史上时空的朱允炆,以及朱祁镇等人默哀的韩成,被朱元璋的话给惊醒。

  他忍住满心吃瓜的情绪道:“那个……岳父,没啥,就是忽然间想起了一些事情。”

  韩成决定,关于今后可以前去大明各个时空的事,还是暂时保密的比较好。

  此时不宜透露出来。

  他暂时还没有想到,该如何给朱元璋,朱标解释这件事。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自己现在并没有带着他们穿越到未来的能力。

  对于这件事情更多的详细信息,也都没有得到。

  不知道都是什么规则,什么道道。

  这时候说出来并不好。

  而从朱元璋对待朱允炆,以及朱祁镇的态度上来看,一旦知道有这样一个机会,朱元璋肯定会迫不及待的去做,好好的练练手。。

  可偏偏自己还没有这个能力,也不确定什么时候,才能满足条件,获得恋人大礼包。

  所以,还是稳一手比较好。

  一切等到尘埃落定,再将这事情告知老朱也不迟。

  “啥事?你只管说?是不是朱见深在一些事情上做的很过分?”

  朱元璋望着韩成询问。

  在说这话时,朱元璋不自觉的,就握紧了拳头。

  韩成摇头道:“不是,岳父大人你千万不要多想!

  成化帝虽然有功有过,但真论起来,他的功是要远大于过的!

  其余不说,只他登基之后,大明内忧外患,风雨飘摇,一个不留神,就可能倾覆,跌入无尽深渊。

  而在他当了二十多年皇帝之后,交给他儿子的江山,是一个内无动乱,外无强敌,国库充盈为大明之最的。

  从这里就能看出来,他是真的功大于过。

  评价一个皇帝,不应该只盯着他的私德看,也不能只盯着他犯下的一些错误,对于其余的却视而不见。

  需要从全面去看。

  看一个帝王时,应该先将他当成一个帝王,然后再当做一个人看待。

  帝王的属性,是要远远高于个人的属性。

  因为他坐上了那个位置,就不再是人了。”

  朱元璋原本听韩成说朱见深绝对是功大于过,心中松了一口,觉得挺还开心的。

  可哪能想到,韩成紧接着就又来了一句,做上皇位就不是人了。

  让朱元璋觉得心里怪怪的。

  虽然他能够明白韩成这话是什么意思,可听起来,总觉得韩成这浑小子就是在趁机骂自己!

  韩成像是没有看到朱元璋的神情变化,还在接着开口道:“评价一个帝王,放在第一位的,是他都做出来了什么功绩。

  在他在位时,有没有开疆拓土?是不是吏治清明?

  有没有令让百姓安居乐业?

  是不是扬华夏国威于万邦?

  最不济,也要问一问有没有守住祖宗留下来的疆域。

  从上一代手中接过来的河山,经过自己的治理,是变得更好,还是变得更差。

  只要整体上是好的,那就说明这个帝王在位做的还算可以。

  若是这些方面做的都是一塌糊涂,那他个人私德再好,写词作画再好,那也不是一个合格的皇帝!

  是昏庸之主。”

  听了韩成说出的这一番话,再看到韩成态度如此端正,诚恳,朱元璋终于确信,韩成刚才没有骂自己。

  他就是在就是论事的说事情。

  “你说的对!咱也是这样的看法。

  作为皇帝,最重要的就是把你作为皇帝需要做的事情做好,这才是重中之重。

  至于其余的,都是细枝末节。

  甚至于很多东西,比如画画,写诗,会了还不如不会。

  一旦痴迷,就只顾着画画,写诗去了,这得耽误多少处理政事的时间?

  评价一个帝王,也应该更多着眼于他在国家大事上,都做了什么!

  你说的这些话,当真是说到咱的心坎里去来了!”

  朱元璋用力点头,表示对韩成话的认同。

  朱标也一样是觉得韩成说的很有道理。

  看帝王,真的不能将之当成普通人来看到。

  首先看的是他的为政,然后才要去看别的。

  “朱见深在位时,开始任命传奉官,并且任命的数量还不少。”

  韩成开始给朱元璋,朱标二人说起了成化帝的过失。

  所谓的传奉官,字面意思就是奉命传达皇帝命令的官员。

  后来权力开始增大,还会负责皇帝的饮食起居等事情。

  传奉官也并不是成化帝朱见深发明的,而是在唐朝的时候就有。

  只不过,在朱见深的时候任命的最多,权力最大。

  传奉官不是正常渠道升上来的官。

  是皇帝用中旨提拔任命,不经吏部,不经选拔、廷推和部议等选官过程。

  因此上,从正经途径成为官员,并升迁上来的那些人,是看不起传奉官的。

  传奉官也处在官员鄙视链的最底层。

  正经途径出身的官员,也从来不将其放在眼中。

  而事实情况,传奉官也威胁不了正常途径升迁的官员。

  相对于他们的权柄,以及庞大的数量而言,传奉官也根本无法与之抗衡。

  自认为有本事的读书人,也绝对不会去担任传奉官。

  但到了成化帝朱见深这里,则变得不同。

  成化帝继位之初,就下了一道诏令,授予一位名叫姚旺的工人,为文思院副使。

  这是九品小官,文官们并不在意。

  朱见深后面又陆续任命了一些传奉官。

  不过因为数量少,文官集团反应依旧不大。

  但到了后来,传奉官的数量就越来越多了,最多的一次,甚至于一次性弄了上百人。

  而传奉官们的权力,也越来越大,严重干扰到了正常的升迁途经。

  于是,开始引起文官集团的激烈反抗……

  “随着朱见深任命的传奉官越来越多,文官也越来越不满。

  面对西厂,他们都会激烈的反对,更不要说是传奉官了。

  不过,在传奉官这件事情上,成化帝的态度却要坚决的多。

  在群臣反对之下,他不仅仅没有停,反而还弄了更多的传奉官。

  这些人,很多都是出身于工匠、画师、和尚、道士的普通人。

  而这些人被授予的官职,也不只是工部文思院和锦衣卫了。

  开始遍布朝廷的各大文武机构。

  有史料记载,在成化朝的前七年,朱见深任命了传奉官二百八十余人。

  其中有二十余人成为中书舍人。

  而到了成化朝中后期,朱见深任命传奉官,可以说到了肆无忌惮的程度。

  甚至有道士和方士,出任太常寺卿这样的正三品高官。

  这种官职滥授的情况,让文官士大夫们非常不满,所以产生了很多矛盾和冲突。

  为了反对朱见深乱来,文官集团和内阁,多次上书反对传奉官制度。

  但每次都没有明显的效果。

  文官们反对得激烈了,朱见深就象征性的罢免一部分。

  等风头一过,他又故技重施。

  于是,这种因为传奉官而引发的拉锯战,贯穿了整个成化朝,成了朱见深最为著名的弊政之一。

  而朱见深宠信的太监和嫔妃们,也利用这种制度,搞出卖官鬻爵的事情。

  据记载,规模最大的时候同时有数千人为传奉官。

  别的地方不说,只军队的武官中,就有八百余人……”

  “你等一会儿!”

  朱元璋声音响起,喊停了韩成。

  “你管这叫成化帝的一大过失?”

  朱元璋看着韩成,带着一些疑惑,满是奇怪的出声说道。

  韩成道:“对啊,不按照正常程序选拔官员,破坏了正常的选拔渠道。

  不走科举的路子,引发大量官员的不满,导致官员群体动荡,这不就是一大过失吗?”

  “咱咋觉得,你是在这里说反话呢?”

  朱元璋看着韩成,面露狐疑之色。

  韩成摇头道:“没有说反话,岳父大人,我说的就是真的。”

  朱元璋道:“那为什么咱觉得见深那孩子,用传奉官并不是一个过错?

  反而还觉得,是一个非常可以的手段!

  就朱祁镇那个畜生留下来的一堆烂摊子,文官已经逐步做大。

  见深想要获得好用的人手,掌控朝堂,动用常规手段,根本难以达到。

  传奉官就是一个很不错的路子。

  在咱看来,他动用传奉官非常不错!

  有西厂,再加上一个传奉官系统,可以让他掌握住权柄,

  增大皇帝的影响。

  方才听你说的一些话,咱就觉得有些奇怪。

  觉得他单单只是凭借一个西厂,进行制衡的话,应该达不到那样好的效果。

  难以成功整顿吏治。

  那些文官们最是难缠。

  现在听了你说这话,咱才恍然。

  原来这小子的手段,不只是那一个!

  除了西厂,这传奉官也同样是重中之重。

  文官那边已经成了气候,按照正常情况选拔出来的人,肯定还会再投入到文官的怀抱里。

  见深想要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掌握权柄,不动用这些不常用的手段,在咱看来很困难。

  用传奉官的话,这些传奉官本身就是因为他的任命,才能够做官。

  他们的权利,直接来源于见深这孩子。

  那么自然是要听命于见深。

  更妙的是,传奉官这种非正常途径提拔上来的官员,天然就被那些文官们看不起。

  二者之间,尿到一个壶里去。

  只会相互拧巴,谁都看谁不顺眼。

  如此,就可以最大程度上,保证这些人效忠于见深,而不是很快就和文官同流合污。

  这些人又没有底蕴,本身就是他用中旨给弄起来的。

  真的想要罢免了,那也是一句话的事,绝对不会有太大的麻烦。

  这可当真是一举数得的妙棋!!”

  朱元璋越说越兴奋,越觉得朱见深这一招来的妙。

  若不是韩成说起,他都没有想到用传奉官这一招,来和文官打擂台。

  限制那些文官们的势力急剧膨胀。

  心情大好之余,朱元璋忍不住又瞪了韩成一眼。

  “你这浑小子,咱都说不让你说反话,你还在这里给咱说反话。

  这哪里是什么缺点儿?

  这分明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举措!

  在咱看来,意义深远!

  能想出这样的点子,并将其给推广下去,实在是好的不能再好!”

  韩成有些无奈的摇摇头道:“岳父大人,这事上我真没有说反话。

  记载上就是如此说的。

  而且还说有不少传奉官,是因为献上奇技淫巧,被成化帝所看中给任命的官职。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l56.cc。菠萝小说网手机版:https://m.bl56.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